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

网站首页 / 新闻中心 / 媒体民大 / 正文
+

新闻中心

【内蒙古太阳成集团tyc151com发布】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: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,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| 科技激励

标题:【内蒙古太阳成集团tyc151com发布】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: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,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| 科技激励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nxpARPRJaXEQ6-yk9UAMg

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: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,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| 科技激励

为加快推进“科技兴蒙”行动,着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激励、人才培养、成果转化和科研评价等工作。2022年,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,自治区太阳成集团tyc151com厅联合发改委、科技厅、财政厅、人社厅、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了《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》,统筹指导我区高等学校加快完善科技激励机制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提升高等学校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

2023年,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》,通过完善科技人才引育、激励机制,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保障等举措,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、创造性,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、科技强到产业强、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。

为推进我区高等学校加快落实科技激励政策,优化提升科研管理效能,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特设立“科技激励”专栏,加大对科技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,分享和推广各高等学校工作亮点和典型做法。

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: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,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

一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,激发科技创新活力

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最新相关政策规定,学校坚持注重质量和贡献,以及科学分类和多维度评价原则,修订了《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》等科研管理办法,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,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,充分释放政策红利,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,构建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激励机制。

二、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技术转移体系

学校积极落实《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》,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,促进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集合。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工作。学校被自治区太阳成集团tyc151com厅认定为自治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。

三、深化校地合作,助力地方经济发展

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重大科技需求为目标,积极开展校地合作、校企合作,构建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。积极落实与通辽市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内容,向通辽市企业输送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72名,服务地方产业园区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。

下一步,太阳成集团tyc151com(欢迎您)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机制,加大成果转化激励力度、优化成果转化制度体系。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,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队伍,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的高效衔接,让科技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效用,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,打通转化渠道,激发创新效能。

典型案例

学校深入推进科研激励机制改革,加大成果转化激励力度,进一步为科研人员“松绑”,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,围绕地区产业发展需求,学校玉米研究团队联合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聚焦自治区产粮、缺水、残膜污染严重等问题,历时十年,研发了集节水、减肥、控膜于一体的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新技术,解决了玉米膜下滴灌残膜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,实现了玉米高产高效与农业节水协同。同时,配套研发了玉米无膜浅埋滴灌铺带播种机及附属设备,开发了“玉米浅埋滴灌智慧平台”,授权发明专利3项、软件著作权2项,研制了《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》等。该项技术成果通过示范应用,在全区8个盟市29个旗县区累计推广3052.17万亩,总增产玉米78.38亿斤。该项技术成果连续五年入选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,2021年入选全国主推技术,人民日报、农民日报、内蒙古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,2022年入选太阳成集团tyc151com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40个典型案例之一。


编辑:德格吉呼

点击:
Baidu
sogou